Wednesday, November 21, 2012

FAM 保障「大股東」 改港鐵票價機制

港鐵公司在擁有過百億巨額盈餘的情況下,竟然連續三年加價,並且宣布打算在今年6月加價5.4%,比前兩年加幅的總和還要高!
現機制似合理 實內藏機關
消息傳出後,無論是社會或議會都感到譁然,一來因為港鐵的巨額盈餘,二來因為這個加幅不單超過通脹(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預期2012年全年的整體通脹率為 3.5%),而且還遠遠超過香港勞動人口實質工資的增加幅度(據統計處3月公布,2011年第四季實質工資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3.2%)。
因此,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於昨日舉行公聽會,討論港鐵加價及票價調整機制(Fare Adjustment Mechanism,下稱FAM)。我認為現行的FAM大有問題,值得商榷。
港鐵公司無論在2000年成為上市公司的前後,都有加價自主權。據了解,在2007年兩鐵合併的過程中,政府當時感覺好像是贏了一仗。事緣,雖然2007 年以前連年通縮,港鐵以財政狀況不佳為由多年沒有減價。因此,當港鐵表示願意用一個客觀的票價調整機制(FAM)來取代票價自主權,政府考慮到在通縮期港 鐵會依機制減價,被成功游說接納港鐵的建議。
最終,政府與港鐵公司在2007年8月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《營運協議》,正式落實FAM的運作。自此港鐵要調整票價,都交由FAM的公式決定。雖然仍要諮詢立法會,但卻不需再交行會審批了。
據FAM公式,票價調整等於「通脹幅度」及「運輸業名義工資」兩者一半的總和,最後減去「生產力因素」。表面上是合理的,但我相信實際上是內藏機關。
人工有升無跌 機制有加無減
首先,我相信地鐵與政府進行兩鐵合併談判的時候,經已知道通縮之後就會通脹。港鐵的專業會計師團隊,及多位營商資深的高層管理人員必然留意到2006年及2007年的通脹經已復甦。而且,港鐵當然也知道最低工資必定會於不久實施。
事實上,政府早在2006年經已推行「工資保障運動」,立法規管最低工資是事在必行,其時公式中的「運輸業名義工資」將必然上漲。而有關將「生產力因素」 設定為0的理由,港鐵表示因為考慮到合併初期協同效應未產生,以及合併時已作出減價。因此,當時政府以為在FAM實施的時候港鐵票價會「可加可減」,結果 這幾年無論盈餘有多少都是「只加不減」。
我當然明白FAM公式的目的是反映港鐵的營運成本,而當中一定要考慮通脹和運輸業的工資,但問題是這個生產力因素是沒有意義的,因為它被設定為0,只是由2013年起是0.1%,對於抑制票價加幅毫無實質意義,而現時港鐵仍未能圓滿解釋生產力因素的數值如何釐定。
其實要釐定「生產力」是需要考慮效率。生產力是以效率量度,而提升生產力即是需要增加效率。效率即是output per unit of input,例如你僱用100人搬兩袋米,而其他人僱用50人搬兩袋米,那麼其他人的效率,以致生產力就比你高。
為增加價空間 無心增生產力
我們現時看不見港鐵曾用甚麼方法增加效率,從而提升它的生產力。事實上,「生產力因素」既然作為FAM公式的唯一減值,即是降低票價加幅的唯一因素,港鐵 根本不希望它上升。FAM變相鼓勵港鐵不增加,甚至減低生產力。換言之,生產力愈高,加票價的空間就愈少,港鐵怎會有誘因去增加生產力呢?因此,我有理由 相信港鐵的「講數專家」可能早已預知FAM是不會降低票價,所以可以說是「搵了政府笨」。
另一方面,港鐵每每獲政府准許在興建新鐵路的同時,發展上蓋物業以資助鐵路興建,這些都是最優質的地產項目,因而促使港鐵成為現今舉足輕重的發展商。由於 政府給予大量可供商住發展的地皮,港鐵因此一直受惠於大型地產發展項目,而持續獲得過百億的巨額盈餘。反觀政府無論興建公屋或居屋,都因找地皮而「頭 痕」,又要填海製造土地,而填海生產土地的費用又高昂,顯示港鐵在地產發展所佔的極大優勢。而港鐵在諸般受惠於政府而得巨額盈餘下,仍要「賺到盡」,值得 市民批評。
雖然港鐵有五分一的股份是由小股東持有,但不要忘記我們普羅市民也擁有76%的港鐵股份。當市民是大股東的時候,港鐵根本沒有理由不考慮市民的利益。其實 當年港鐵上市經已製造了一個精神分裂的組織,一方面港鐵需要向市民負責,一方面又要向小股東負責,立法會經多次辯論都認為這是一個怪胎。通脹高企加上市民 實質工資加幅微不足道,港鐵卻殘民自肥,狂加票價5.4%,是可忍孰不可忍。
有鑑於此,我們建議立即檢討票價調整機制;立即就機制展開公眾諮詢;並立即研究由行政會議審批港鐵提出的票價調整。而在行會審批的時候,就要重點考慮市民的承擔能力。
撰文:葉劉淑儀 新民黨主席及立法會議員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